关闭

校史

茶王千千万 泰斗惟有他

2017/04/24 来源:新闻网 作者:人文院 佘燕文 朱世桂

张天福,1910年生,茶学家,制茶和审评专家。1932年毕业于南京金陵大学农学院,后赴日本考察茶叶,曾任中国茶叶学会荣誉理事,福建省茶叶学会名誉理事长,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技术顾问,福建省政协一届、四届委员,五届常委。张老从事茶叶工作80多年来,在我国茶叶教育、生产和科研工作上,特别在培养茶叶专业人才、创制制茶机械,提高乌龙茶品质等方面成就斐然,对福建省茶业的复兴和发展做出重要贡献。晚年致力于审评技术的传授,倡导中国茶礼“俭、清、和、静”,是中国茶文化传播者和力行者。其被中国茶叶学会授予“中国茶叶奉献奖”,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堪称国宝级的专家,被尊为中国茶界泰斗。世界茶叶组织(WTeaO)为表彰张老对世界茶业的巨大贡献,在2016年12月特聘任张老为世界茶叶组织高级顾问,并向张老颁发世界茶叶组织的最高奖项——茶仙茶寿终身成就奖。





“茶”字,按古代的篆书写法顶部是两个“十”,即为“二十”;中间的部首分开即为“八”,底部的“木”可以分解为“十”和“八”,连在一起构成“八十八”;“二十”加上“八十八”,一共是“一百零八”,因此,在我国年龄达108岁的老人被尊为“茶寿”之人。2017年8月pg电子娱乐平台下载校友张天福就将迎来他的茶寿之年,他一生与茶结缘,制茶研茶,爱茶懂茶,迈入茶寿之年,看上去依然面色红润,精神矍铄。回顾过去,张天福一直从事茶业教育、生产、科研、制茶、机械研究和名茶审评,成就斐然。撰有《福建茶业复兴计划》《发展西南五省茶业》《大力恢复和发展茶叶生产》等论著。他视茶为生命,从福建协和大学生物系的一名助教,到为福建省创办了第一所茶叶学校、第一个茶叶改良场和第一个茶科所,为推动茶叶生产、教学、科研、茶文化的共同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与茶结缘一生


时光回到1910年,张天福于上海的名医世家出生,这一年他父亲张绍尧46岁,母亲刘贞清36岁;中年得子对于他们来说真是天降之福,于是“天福”由此得名。1911年因上海时局动荡,一家三口迁回故土福州。张天福自幼不仅聪慧过人,且对自己学习要求严格,在校成绩优异深受老师的喜爱。在中学时代,他已是一位热血青年。当时,中国正处于内忧外患、动荡不安的年代。“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作为七尺男儿,救国意识时时在年少的张天福心中澎湃。因此,他不仅注重用文化知识武装自己,也重视强健体魄的塑造,他求教于万籁声等多位著名武术家,练习南拳北腿、刀枪剑戟,并投身于抵制日货和抗日宣传等活动。中学毕业后,张天福面临人生择业关键一步,父母希望他能继承家业,将来成为一名医生。而张天福认为祖国农业落后,人民缺衣少食,又看到家乡福建三大特产之一的茶叶衰败不堪,就下定决心报考农业学校,振兴祖国的茶业。张天福于1929年先在福建协和大学修完一年的基础课程,后于1930年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南京金陵大学农学院园艺专业,从此与农业结伴终身。1932年,张天福毕业后返回故乡,迈开了开拓茶学生涯的脚步,进入协大生物系当助教,筹办实习农场。


1934年,刚毕业不久的张天福踏上了去日本和台湾的茶叶考察之旅,这次刻骨铭心的经历让他走上了开创祖国现代茶业的人生之路。回国后,张天福创办了福建第一所专门培养茶叶职业技术人才的农校和第一所茶业改良场,即“福建省立福安初级农业职业学校”和“福建省建设厅福安茶业改良场”,张天福兼任校长、场长,走教育与科研、科研与生产相结合的道路。从此,福建有了现代茶业教育和科研机构,这一校一场发展成福建地区农校、省茶科所,生生不息,为福建茶业的发展源源不断地培养人才。


近代中国技术落后,制茶仍停留在手工制作阶段,因此常被外国人所讥笑。张天福早年看到日本报纸刊登扎长辫的中国茶农裸着上身赤脚在地上揉茶的照片,刺激很大,当时就暗下决心设计一个揉茶机,代替落后的手工操作。1931年“九一八”事变发生后,日寇践踏祖国河山,在这国难当头的时刻,张天福悲愤至极,遂将设想的揉茶机定名为“九一八”揉茶机,以此警示国人勿忘国耻,复兴中华。1941年,这种简便手推的“九一八”揉茶机在崇安福建示范茶厂投入使用,结束了千百年来中国茶叶用脚揉茶、既不卫生又损品质的历史。1953年,中茶福建省分公司在“九一八”揉茶机基础上改良为双动的“五三”式揉茶机在红茶区推广,“五四”式揉茶机在绿茶、乌龙茶区应用,对节省劳力、提高品质、增加效益起到巨大的作用。


新中国成立后,张天福担任中茶福建省公司技术科长、农业厅茶叶改进处、特产处副处长,享受教授级待遇,为恢复和发展福建茶叶生产做了大量工作。他参与筹建福安阳头、赛岐、福鼎、建瓯、政和茶厂和福州花茶厂,为复兴福建三大工夫红茶和绿茶、花茶作出贡献。


1957-1980年,张天福被错划为“右派”。20世纪70年代,下放到山高路远的寿宁9年,到龙虎山“五七”茶场蹲点。在那段灰暗的日子里,他不气不馁,凭自己所学,群策群力,积极组织场内员工、知青改造旧茶园,推广新成果、新技术,使该场产量、质量、价格名列宁德地区第一,单产达到520斤,大大提高了模范茶场的声誉。同时他又几乎走遍全省茶区,所到之处不遗余力推广、示范高标准茶园和机械制茶,写下许多有实用价值的论述。1961年他母亲病故,他当时在崇安全力搞科研,都未能为母亲奉侍送终。“我想人生的意义不在于享受多少,而在于向世界上贡献多少;不是拿多少,而是给多少。”张天福说。


趁古稀之年再赶一程


1980年3月,71岁高龄的张天福从省农业厅领到退休证,但他退而不休,想抓住改革开放的大好时机,趁古稀之年赶一程。他把自己几十年收藏的300多册茶叶科技文献、标本和600多本杂志刊物献给茶科所、高校科研机构,并担任省茶科所技术顾问。为解决几百年来乌龙茶“看天做青”、靠天吃饭的落后工艺,张天福主持省重点科研课题《乌龙茶做青工艺与设备研究》,回到当年创办的茶科所,在茶乡福安、安溪安营扎寨8年,与十多个科研人员做了几千次试验,掌握了3000多个数据,在世界上首次揭示影响乌龙茶做青工艺各因子的作用及其相关性质,首先运用人工控制环境条件做青工艺,实现了制茶机械化、规范化、程控化,有力提高了乌龙茶品质和经济效益。这项成果达到国内先进水平,1991年获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993年张老获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称号。


20世纪90年代后,已进入耄耋之年的张天福,仍然坚持参加各项茶事活动,深入研究中外茶道、茶礼,集古今茶文化之大成。1996年张天福提出俭、清、和、静的“中国茶礼”。他说,茶尚俭,勤俭朴素;茶贵清,清正廉明;茶导和,和衷共济;茶致静,宁静致远。以此传授人们文明健康的饮茶方式和生活方式,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他还把四字饮茶礼仪升华到为人处世之道,认为这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提倡的高尚品格和处世哲学,在宁静中锻炼人格,超越自我,达到宁静致远。


喜迎“茶寿”


2016年5月,标志着我国茶领域最为庞大的茶书编纂工程的《中华茶通典》(以下简称《通典》)学术委员会暨编纂委员会会议在北京举行,pg电子娱乐平台下载的专家成为《通典》多学科协作的联合编纂团队成员。有望成为传播中华茶文化的力作《通典》正式启动后,受其总编刘仲华教授的委托,《通典》筹备组组长、执行总编于观亭先生和北京大学历史文化资源研究所副所长、《通典》筹备组执行组长、副总编翟建军研究员到福州,在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党组书记、副主席、《通典》学术委员会委员杨江帆教授的陪同下,专程到茶学泰斗张天福老先生家中为他祝贺107岁寿诞并授予《通典》学术委员会名誉主席,这一荣誉张老受之无愧,实至名归。2017年1月3日,在“福建茶界新春茶话会”上,茶人代表为了庆祝今年8月18日张老将迎来他108岁的茶寿,特向张老赠送直径108厘米、重达108斤的福鼎白茶饼,寓意张老健康如意、寿比南山。


年深月久的濡染,中国茶悠长的韵味,已深深地融入张老的身体和灵魂,香久益清、味久益醇。他耳不聋,眼不花,一日不离茶叶,三句不离“茶经”。踏遍青山人未老,几乎走遍福建茶区、毕生奉献给福建茶业的他,时至今日已经108岁高龄,依然壮心不已,客厅里悬挂着他苍劲有力的字幅:“生命不止、探索不息”。正因为张天福身体力行,以茶业实践贯彻始终,老来才能享用美德之果,心境平和;才能回顾过往,事事光明磊落;才能掷地有声:“我不是茶王,茶王有千千万万个,我是泰斗,泰斗只有一个。”

阅读次数:11162

【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 】

校对:

图片:

审核:

通知公告

通知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