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植物保护科技前沿里的“人才经”

2024/12/11 来源:宣传部 作者:赵烨烨

植物保护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生态环境安全和国民健康的重要战略支撑。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征程中,国家对高层次创新型植保人才的需求尤为迫切。面向国家需求、拓展知识边界、强化创新思维,基于科研创新团队的植物保护学科研究生培养模式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pg电子娱乐平台下载植物保护学科负责人王源超教授表示。
       据介绍,该成果聚焦植保学科前沿和行业重大需求,充分融入新兴交叉学科,汇聚本领域高端学术人才和行业专家,组建国际一流、优势互补的科研创新团队,实施导师团队全过程、全方位培养研究生,拓展学生学术视野,强化创新思维,提升探索科学前沿和服务产业需求的能力,在实破植保重大科技与生产问题过程中培养引领行业发展的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实现了植保科技创新与研究生培养的深度融合。


打造一流“天团”导师团队

据了解,传统植物保护研究生培养常局限于二级学科,主要由单一导师指导培养。其研究思路相对固化、技术手段单一、学术资源分散、学术交流不够深入。在这样的体系培养下,会导致研究生学术视野局限,知识结构单一、前沿交叉融合不够,难以满足现代农业发展对高层次创新型植保人才的要求。

“我们尝试打破传统二级学科壁垒,加强与生物信息学、化学生物学等前沿交叉学科融合,聚焦学科前沿领域和行业重大需求,构建了3个科研创新团队。”王源超说。

这三个团队分别是由该学科6位国家级人才领衔的团队——作物免疫学与病虫害防控新策略、有害生物抗药性与绿色农药创制、有害生物灾变预警与综合治理。团队汇聚了14位国家级青年人才,60余位结构合理、优势互补的骨干教师,并聘任6位中国工程院院士、海外学术大师,以及十余位行业专家担任兼职导师。

有了如此一流的导师团队,学院不断聚焦研究生创新思维培养,引导学生在科研创新中不断成长、成才。结合团队需求,“天团”导师们联合制定基于一级学科的培养方案,构建“学科基础+前沿交叉+专业实践”课程体系,硕士强调“宽基础”、博士突出“探索性”。导师团队指导研究生制定个性化选课方案,以专题形式联合授课,更将“诱饵模式”致病机制、草地贪夜蛾迁飞等最新科研成果融入教学内容,开展研讨式、案例式教学,并与海外专家共建昆虫分子生物学等9门全英文课程。


从产业问题中诞生科学论文选题

“一边是课堂上的实验讨论,夯实理论基础;一边更是深入农业生产一线,强化研究生实践环节。我们不仅要求学生拓展知识边界,更要他们面向产业问题进行科研选题。”植物保护学院副院长叶永浩表示。

多年来,团队一直聚焦农作物重大病虫害成灾机制与绿色防控等重大国家需求,承担大量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等国家级重大科研项目。这成为团队进行产教融合,实施研究生联合培养的丰富资源。

团队与宿州市政府共建大豆绿色生产研究院,与艾津农化共建种子健康研究院,与江苏省农科院、江苏中旗化工等科研单位和行业企业共建16个研究生工作站。这些科研单位和行业企业的专家,也被一一邀请加入“天团”导师团队,为学科研究生培养联合助力。

有了这样的实践基地,学生们能够深入农业生产一线,全面了解稻瘟病、赤霉病等病虫害防控中的实际问题,更能从中凝练科学问题,并转化为科论文选题,在解决农业生产实际问题的同时厚植“三农”情怀。

马振川博士在学期间,首次发现病原菌全新的“诱饵模式”致病机制,是植物免疫重大理论突破,论文发表于Science,入选“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并先后获得欧盟玛丽居里学者项目和首批国家海外优秀青年科学基金的资助,后续该团队又进一步解析了植物免疫受体蛋白的抗病机制,论文发表于Nature。金琳博士在学期间,首次提出基于天然庇护所的害虫抗性治理策略,在Nature Biotechnology等期刊上发表研究论文6篇,先后获得首届校长奖学金特等奖、2014年度“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提名”和“江苏省大学生年度人物”。

侯毅平博士、段亚冰博士等一直跟随周明国教授课题组研究小麦赤霉病抗药性问题。通过长期研究,他们相继研发了抗药性快速检测技术、发现了杀菌剂新靶标肌球蛋白,研发了高效防治小麦赤霉病的NAU系列新药剂并实现了成果转化,获2018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在理论与应用层面均获重大突破。

与此同时,学院还不断聚集优质资源,强化以科研创新能力提升为核心的研究生指导方式,整合国家地方联合工程中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等优质资源,配置高端仪器设备,加强实验队伍建设,打造功能完备、性能先进、运行高效的实践创新平台,定期开展研究生专项技能训练,掌握国际前沿技术手段。通过与国际高水平研究机构紧密合作,开展小组专题研讨、大组交叉指导、海外学术大师定期参与的专题讨论,开阔学生学术视野,强化原始创新和关键技术突破的能力。


实现植保前沿突破与研究生培养的“双赢”

有了学科前沿不断突破的坚实基础,近年来,学院充分发挥研究生党团组织作用,连续举办12届研究生学术沙龙和8届IPM学术论坛、实践创新大赛等,搭建以学生为主体的交流展示平台,引导学生知农爱农,提升学术交流能力。并邀请欧美院士等150余名专家线上线下讲座,打造“钟山学术讲坛”品牌,选派优秀学生出国访学和联合培养,开拓国际视野,引导学生走向国际学术前沿。

多年的探索和创新让学院人才培养硕果累累。2010年以来,以研究生为第一作者的创新成果发表于Science、Nature等高水平刊物,获2篇全国优博论文(含提名),15篇江苏省优博论文,获第八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银奖等荣誉。80%以上研究生毕业后继续从事农业相关行业,其中86%博士毕业生任职于高校和科研院所,9名入选国家级青年人才,6名入选国家博新计划。团队入选国家基金委创新群体、江苏省十佳研究生导师团队,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助推学科评估获评“A+“,入选教育部首批党建工作标杆院系、百个研究生样板党支部。

“这种培养模式实现了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的深度融合,团队在突破植保重大科技与产业问题的同时,培养了一大批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实现了植保关键问题突破与研究生培养质量显著提升的双赢!”学院院长张正光表示,“学院还将依托这一培养模式,不断推动植保领域原始创新,不断攻克农业‘卡脖子’问题,为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培养更多高层次创新型植保人才。”



阅读次数:56

【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 】

校对:谷雨

图片:

审核:吴峰 赵烨烨

通知公告

通知公告